找回密码
 注册 送优惠劵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842|回复: 1

闽侯发现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南朝方山寺遗址 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9-5 04:29:42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xmhehegi 于 2009-9-5 04:30 编辑

20090904154414902.jpg
  福州新闻网讯 闽侯惊现南朝方山寺遗址,距今已经1400多年。记者3日跟随闽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了南通镇方山村,一起探寻这座千年古刹,揭开古刹的神秘面纱。
  五虎山上发现方山寺遗址
  方山位于闽侯县祥谦和南通两镇交界处,因其5个主峰如五虎雄踞,故又称“五虎山”。方山风光秀丽,宋理学家朱熹有《方山》诗曰:“到山不识山面目,但见九鼻盘溪曲。归来兀坐小窗下,倚天百里剖寒玉。”
  3日,记者跟随闽侯县博物馆工作人员来到了方山寺遗址。“从现场发现的石柱和唐宋朝代的筒瓦、方砖以及寺院西面山上的墓塔等实物,都可以说明这个地方就是方山寺遗址。”闽侯县博物馆馆长曾江说,现场新发现的这些实物和地形地貌,与宋代《三山志》,明代《闽都记》、《闽书》等文献资料记载的内容极为相符。这一新的重大发现,揭开了方山寺遗址之谜。
  新发现的方山寺遗址位于方山水库北面。如今,这里是一片果园,柑橘树长得枝繁叶茂。就在果园一角,工作人员惊奇地发现,10多根石柱堆积在一起。经工作人员现场测量,石柱直径约50厘米,而最长的1根长度达4米,其余的在几十厘米到一两米之间。“从地形和石柱,我们可以推测出当年的寺院建筑规模应该十分宏大。”曾江说。
  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建房挖土时,还发现有佛像,现在都找不到了。”方山村村民陈大利在一旁介绍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9-5 04:30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  经过仔细搜寻,福建博物院原副院长王振镛在果园内还发现了一些筒瓦、板瓦、方砖等。筒瓦呈半圆形,直径约6厘米。“从材质、外形上看,这些都是唐宋朝代的建筑材料,而且建寺庙常用这些东西。”王振镛告诉记者。

  遗址西面发现僧人墓塔

  “旁边的山上,还有一座石塔。”村民陈大利的这一番话,令大家十分振奋。

  在他的引导下,大家在遗址西面约100多米的山上,找到了这座墓塔。石塔披挂着青藤,长满了杂草。经过陈大利一番修整,墓塔的真面目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。墓塔建造原始,全部用不规则的石头垒砌而成,呈圆锥状,塔刹已损毁。

  经工作人员测量,塔高3.7米,底座直径3.3米,塔上方平台直径1.55米。

  曾江说:“墓塔是用于埋葬去世后的僧人。这座墓塔建造方式简单,而且材料也很单一、粗糙,很可能建于唐代之前。”他推测,它有可能是省内最早的墓塔之一。

  唐宋时期寺院兴旺

  据明代何乔远的《闽书》记载,方山寺建于南朝天嘉元年(公元560年)。按此推算,方山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据传,方山寺最兴旺时期应在唐宋时期。在唐代,方山寺曾有一高僧叫怀恽,名播四域,为一代名僧。唐宪宗李纯诏其入京都长安麟德殿讲经,居于章敬寺,人称“章敬国师”。

  当时的方山盛产茶叶,方山露芽茶被列为贡品。唐代茶圣陆羽所著《茶经》有记载:“福州有柏岩、方山露芽……”这是闽侯关于茶最早的历史记载。

  宋代梁克家的《三山志》记载,在方山寺之前,山上就有阿育王塔(佛塔)。在此次考察中,工作人员尚未发现此塔。

  曾江介绍,此次发现方山寺遗址,对于研究当时的宗教文化意义很大。另外,发现石柱、筒瓦等寺院建筑材料,对于了解唐代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。“方山寺遗址是年代较为久远的文物,这在闽侯非常少见,对于研究闽侯古代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。”曾江说,目前五虎山正在开发旅游项目,方山遗址的发现对于旅游开发是个利好消息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送优惠劵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